我的朋友是做機器人結構設計有關的,他是我的一份非同校的研究生學長。最開始接觸這個皆因他而起,他所設計的外骨骼助力機械臂獲得了專利,也是因為這個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繼續著他的夢想。
最開始我對機器人結構設計是一無所知的,他告訴我,工業機器人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作業所需的運動與動力。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操作機上各運動構建的運動,自動地實現手部作業的動作功能及技術要求。聽他講這么玄幻又抽象的概念,剛入門的小白都是不太理解的。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內部結構以及運動實現自動化。因此在基本功能以及基本工作原理上,工業機器人與機床有相同之處:二者的末端執行器都有位置變化要求,而且都是通過坐標運動來實現末端執行器的位置變化要求。當然機器人也有其獨特的要求,是按關節形式運動為主,同時機器人的靈活性要求是很高的,其剛度、精度要求相對較低。
從功能上看,機器人構造可以分解為四個部分:操作機、末端執行器、傳感系統、控制器。操作機是由機座、手臂、手腕、傳動機構、驅動系統等組成。其功能是使手腕具有某種工作空間,并調整手腕使末端執行器實現作業任務要求的動作。末端執行器也叫作工業機器人的手部,它同樣是安裝在工業機器人的手腕上直接抓握工件或執行作業的部件。感器系統是指機器人與人一樣有效的完成工作。控制器是就像是人的大腦,機器人功能和性能被它主導著。這個機器人結構設計的朋友在任何事情上都很嚴謹認真,負責,這一點都很讓我佩服。有一個這樣的朋友是一種什么體驗呢?那就是我也收獲了很多理論性的東西,不斷成長。